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现实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的又一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深刻理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丰富内涵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包孕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两大类。知识体系是描述特定专业知识总和的概括性术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要自主建设中国特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经验的系统。这一知识体系的重要特征是中国自主,主要表现在:一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二是立足中国经验,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三是鼓励主动思考,培养自觉行动;四是注重原创成果,倡导开拓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仍存在知识分散化、碎片化的突出问题,尚未建构起系统化、自主化的知识体系。综合来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以“三大体系”建设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应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这深刻揭示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既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目标追求;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途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体现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是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然要求。
准确聚焦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伟大的时代呼唤强大的思想力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呼唤丰硕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迫切需要以更加自主的知识体系概括和凝练中国实践、推动和指引未来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科学回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在回答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基础性、整体性的知识体系框架,主要包孕在特定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基础上形成的经验与模式、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等。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概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意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方面需要在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从理论范式、路径选择、指标体系等多角度多层次,更加坚定自觉地建构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知识体系,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另一方面需要随着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风险挑战。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不断丰富理论内涵、拓展理论视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自我更新和发展完善。

不断加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理化和系统化建设
我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国,既应有自己的理论学术,更应有学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迫切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理化和系统化阐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